傅抱石原名傅中洲,字庆远,号瑞麟。因为他早年学画时仰慕石涛,改名抱石,自号“抱石斋主人”,以明其志。
傅抱石是一位把学者的科学冷静、诗人的丰富感情、画师的高超笔墨功夫三者集于一身的大画家、大诗人,他的每一幅画都充满了诗情画意,绝不是以诗句题画,而是诗情与画意巧妙的结合,这是傅抱石作品的真谛。纵观历史,达到此境界的,仅仅古有王维、石涛,今有傅抱石。
傅抱石作品的市场价格在我国一直位于最高价格之列。上世纪30年代末期,傅抱石作品在市场上崭露头角,到了40年代就相当有名了。
几十年来,我国书画市场上一直有“南北二石”之称谓,即南有傅抱石,北有齐白石。当然,当时的画价并不算很高,于现在更是无法相比。60年代一位日本国会议员访问北京,与毛泽东主席会晤时,问毛主席月薪多少,毛主席说600元人民币,随后这位议员到南京访问,在一家书店里看到傅抱石一幅山水大中堂精品,标价为600元,他就用等于毛主席一个月薪酬的价格购藏了傅抱石这件作品。
而傅抱石作品价格发生裂变,是内地有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以后的事。据统计,目前中国近代书画拍卖成交额超过600万元的作品共有17件,而傅抱石的作品就有8件,约占50%,而剩下的9件作品分别是陆俨少作品1件、张大千作品3件、齐白石作品2件、吴昌硕作品1件、潘天寿作品1件,徐悲鸿作品1件。
傅抱石是当代中国画承前启后、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。在他的艺术生涯中,充满了强烈的创新意识,对于每一件作品都是先有所感而后产生完整的艺术创构,绝不潦草马虎,绝不重复同一画稿。他鄙视单纯客观、无动于衷的技法画画,如不满意的作品当即废掉。所以,在他40余年的艺术生涯中,共计创造国画2000余幅,其中大幅巨画约占五分之一,人物画约占四分之一,册页20余部,扇面340余部。
傅抱石的用纸和用墨
关于纸张问题,傅抱石画人物画喜欢用宣纸,山水画喜欢用皮纸。但是在1938年以前,无论是人物画还是山水画都是用宣纸的。1938年至1946年,由于傅先生在四川,宣纸极难购买,贵州皮纸则到处可购到。这种纸质地粗糙,色赭黄,但对墨色反映还有可取之处,所以这一时期画人物的老人和山水常用贵州都匀县出产的皮纸,画仕女画常用宣纸。1946年傅抱石由四川返回南京,带回大量这种皮纸,故在1950年之前,在南京画的山水作品亦都是用这种皮纸画的。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期,傅抱石在浙江购得温州出产的四尺手工皮纸,所以这个时期大量作品都是温州皮纸绘成。傅先生喜欢用皮纸在皮纸的反面作画。还有傅先生作画时对纸从不揉搓,揉过纸的傅抱石作品皆为伪作。1956年傅抱石从北京荣宝斋用巨资购得乾隆丈二匹宣纸和乾隆皮纸,乾隆皮纸又分两种,一种是幅面17厘米×78厘米,帘宽4厘米,纸质纯净、色黄,纸面光洁,墨色反映极佳;另一种是幅面为丈六匹,480厘米×140厘米,帘宽1厘米,色黄,质地一般,墨色反映尚佳,常用作巨幅创作。60年代傅抱石作画用纸几乎都是用这种乾隆宣纸和乾隆皮纸。
根据傅抱石不同时期所用的纸张,特别是贵州皮纸、乾隆宣纸、乾隆皮纸,现代伪造者是无法获得的,这是鉴别傅抱石作品真伪的重要依据之一。
关于用墨。傅抱石是一位对作画用品、工具都非常讲究的画家,特别是对墨锭的要求,更为认真。他收藏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名墨,不是作为古董收藏,而是用来挥毫作画之用。他惯用油烟、漆烟旧墨,磨砚作画,从来不图方便,以墨汁作画,无一例外。观察他的山水画的重墨处,当是黑色晶莹发紫光,黑中透亮闪发墨韵光彩。他说:“黑中自存光,墨中自留趣,笔墨当传神”。如果不是用高品质的墨锭作画,是达不到此种效果的。因此,从画幅墨中反映的效果中,也可鉴定真伪。